?11月8日晚間,央行官宣推出碳減排支持工具。與早前業內預期的綠色再貸款不同,央行公布的碳減排支持工具通過“先貸后借”的直達機制,發放對象暫定為全國性金融機構,按貸款本金的60%提供資金支持,利率為1.75%。央行明確,該工具重點支持清潔能源、節能環保和碳減排技術三個碳減排領域。央行稱,碳減排支持工具的推出將發揮政策示范效應,引導金融機構和企業更充分地認識綠色轉型的重要意義,鼓勵社會資金更多投向綠色低碳領域,向企業和公眾倡導綠色生產生活方式、循環經濟等理念,助力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今年3月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設立支持碳減排工具以來,該工具一度為業界熱議。隨后,今年7月7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也提出,推進綠色低碳發展,設立支持碳減排貨幣政策工具,支持清潔能源、節能環保、碳減排技術發展。10月底,被視為“雙碳”目標政策頂層設計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提出:有序推進綠色低碳金融產品和服務開發,設立碳減排貨幣政策工具,將綠色信貸納入宏觀審慎評估框架,引導銀行等金融機構為綠色低碳項目提供長期限、低成本資金。央行今年以來在多個場合公開表示正在研究推出碳減排支持工具。如何圍繞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戰略目標設立碳減排支持工具,成為央行加碼綠色金融部署的關鍵之筆。
預計碳減排貸款規模將有多大空間?工具面向對象為全國性金融機構,也即包括6家國有大行和12家股份制商業銀行等。根據測算,2020年全年和2021年上半年國有大行新增綠色信貸占新增總貸款比重為14.1%和14.9%;股份制商業銀行新增占比在11.1%和17.4%。如果用碳減排支持工具替換綠色信貸來初步測算,假設大行和股份行明年碳減排貸款增量占比在15%-25%。再假設明年大行和股份行增量信貸投放規模在13.3萬億元(存量信貸同比增長11.2%),則碳減排貸款投放規模在2-3萬億元。
投向領域:清潔能源、節能環保和碳減排技術從投向看,據央行公布,碳減排支持工具將支持領域定為清潔能源、節能環保和碳減排技術三個領域。?央行稱,碳減排支持工具是“做加法”,用增量資金支持清潔能源等重點領域的投資和建設,從而增加能源總體供給能力,金融機構應按市場化、法治化原則提供融資支持,助力國家能源安全保供和綠色低碳轉型。從現實情況來看,這幾個領域是實現減排的最直接領域和重點發展領域,前期發展基礎較好,提供金融支持能夠取得立竿見影的減排效果。此外,從今年以來的行業投資情況來看,這幾個領域也是資金需求較大的行業,需要金融機構給予支持以實現技術突破和產業升級。
碳減排支持工具強調提高金融機構對企業碳減排相關數據的掌握程度。金融機構要想獲得央行的相關資金支持,需要在企業碳核算及披露等方面開展更多精細的工作。這樣一來,利用金融機構的中介作用,從資金源頭進行監督管理,引導企業將碳核算及披露落到實處,更有利于全社會碳減排工作的開展。